电影汉字五千年
高分推荐

汉字五千年

汉字5000年

影片信息

  • 片名:汉字五千年
  • 又名:汉字5000年/
  • 状态:完整版
  • 主演 :李野墨/
  • 导演:刘军卫/
  • 类型:纪录片/
  • 年份:2009
  • 地区:中国大陆/
  • 语言:汉语普通话
  • 上映:2009-01-28(中国大陆)
  • 时长 :共8集 每集50分钟
  • 更新:2024-06-20 17:24
  • 剧情:一部介绍汉字五千年演变和使用的纪录片。<br>从文明比较、文明交流的角度讲述汉字的发展史。虽然它是一部主要针对外国人的纪录片,具有一定的宣传意义,但它也很谦虚,并且非常强调汉字的局限性。虽然是一部人文纪录片,但也提到了自然科学和科技史。第五集专门讨论书法如何成为第四艺术。
李野墨
  • 扫一扫用手机访问

 立即播放  量子云

选择来源

  • 量子云
7.0
网友评分
  • 很差
  • 较差
  • 还行
  • 推荐
  • 力荐
8.5351次评分
7.0
网友评分
  • 很差
  • 较差
  • 还行
  • 推荐
  • 力荐
8.5351次评分
给影片打分《汉字五千年》
  • 很差
  • 较差
  • 还行
  • 推荐
  • 力荐
我也要给影片打分

扫一扫用手机访问

首页电影汉字五千年

猜你喜欢

为你推荐

 换一换

精彩评论

  • Sigyn
    Sigyn发表于 2024-06-09 13:03:59
    当罗马帝国分为东、西时,中国也分为南北朝。但罗马帝国再也没有统一过。不到一个世纪,西罗马帝国就因内忧外患而走向衰落;东罗马帝国经过多年的历练,最终于1453年被奥斯曼帝国灭亡。与此同时,中国的南北对峙发生在南方的汉族文明和北方的鲜卑文明之间。但北魏孝文帝和拓跋宏进行了改革,主动向南方的汉族文明靠拢。他放弃了自己的语言,要求人们使用汉字,并将自己的鲜卑姓拓跋改为元。他的意图是什么?他这样做是为了自己民族的利益,我想也是为了自己民族的继续延续,不像以前的五胡十六国,兴盛得快,灭亡得也快。甚至是为了更好地统一中国。但在一次南征中,元宏因病去世,享年33岁。从此国家再次分裂。但在经历了动乱之后,汉族迎来了唐朝的和平时代。其中,汉字始终默默地体现着他不同寻常的凝聚力。从现存最早的甲骨文开始,汉字一直在不断演变。其中,秦始皇统一了汉字,许慎的《说文解字》让汉字可以搜索了。蔡伦发明了纸,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河南人王永民发明了“五笔输入法”。一连串的时间,其实凝聚了文字的力量。结果,它逐渐不仅仅是一个字面符号。当毕加索看到汉字时,他曾说,如果我出生在中国,我可能会成为一名书法家,而不是油画家。中国的四大艺术课程一直是琴棋书画。形形色色的文字,都蕴藏着文字的魅力。早在公元前13世纪,就有一批身穿紫衣的商人活跃在叙利亚和黎巴嫩之间。所以人们称他们为腓尼基人。腓尼基的意思是紫色。他们活跃在各国之间,他们用特定的符号记录不同的语言,以方便贸易。而这些符号慢慢发展成了22个腓尼基字母。这些信件对于交易和交流非常方便。这些信件在整个欧洲流行起来。因为一个新的国家需要一种特殊的文字,而腓尼基字母只需稍作修改就可以形成一种新的语言。英语的雏形就这样诞生了。同样,欧洲至今仍然有各种不同国家的语言,但都是以商业字母为基础的。相比之下,我觉得英语具有扩展性,或者说用英语更容易交流。同时,经过如此多的演变,汉语已经成为一种艺术,一种贵族之间的语言。与文明的其他文本相比,沟通和互动成为其弱点。 19世纪,各国列强被包围的时候,很多人提出了废除汉字的想法。甚至将汉字演变为拼音文字。胡适写《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提出推翻贵族文学,推翻山林文学。清末的风雨岁月,人们也开始学习外语。最后摸索出一个汉字方案。汉字将从象形文字变为字母字符。陈独秀说:“中国文字很难容纳新事物、新思想,是腐朽思想的巢穴,废除真诚,并不可惜。” ”蔡元培说:“汉字既然要改革,就可以直接改用拉丁字母。 ”鲁迅写道:“汉字也是中国劳动人民身上的结核病。病菌就藏在里面。如果我们不先除掉它们,我们就会自己死掉。 1931年9月26日,中国第一次新人物代表大会在海参崴召开。讨论从瞿秋白的《中国拉丁化字母》开始,他认为汉字现在已经成为统治阶级压迫劳动人民的工具之一。最终的改革政策是彻底废除象形文字,代之以纯拼音文字。此后,中华民国政府也努力简化汉字及其拼音。但时局动荡,人们连基本的生活条件都无法满足。所谓文字改革,无非是天上飘过的几朵白云。或许正因为如此,汉字的改革迎来了更加成熟的时期。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吴玉章给毛泽东写了一封信。十天后,汉字改革会成立。在各种条件下,中国选择了最合理、最可行的品格改革方案。简化汉字,添加拼音,并在包括少数民族在内的广大民众中普及。 1958年秋开始,《汉语拼音方案》进入小学课堂。对于古汉语来说,拥有更多的拼音汉字,就等于拥有了更多掌握汉语的拐杖。后来,王永民发明了“五笔输入法”,将古汉字带到了世界信息化的前沿。我觉得中华文化是如此灿烂,汉字就像是历史传承烙印在中国人民心里的深深印记。世纪之交,时代变迁,汉字已经表现出一些陈旧,但就像我国各个时代的变迁一样,仍然表现出强大的凝聚力。很多人可能希望恢复繁体字,因为繁体字更漂亮。我曾经有过这样的希望,但是认真思考之后,我觉得繁体字在这个时代有很多不足。最重要的是普及困难。要知道,新中国成立时,中国约有80%的人还是文盲。事实上,汉字并没有改变,它就像浴火重生的凤凰。我们又来到了这样一个时代。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当我们静下心来,拿起画笔书写古文时,我想每个人都会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