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异形:契约-番外:十字路口

异形:契约-番外:十字路口

异形:契约 番外3/普罗米修斯号的幸存者

影片信息

  • 片名:异形:契约-番外:十字路口
  • 又名:异形:契约 番外3/普罗米修斯号的幸存者/
  • 状态:HD中字
  • 主演 :迈克尔·法斯宾德/劳米·拉佩斯/
  • 导演:雷德利·斯科特/
  • 类型:科幻/短片/
  • 年份:2017
  • 地区:美国/
  • 语言:英语
  • 上映:2017-04-22
  • 时长 :2分41秒
  • 更新:2023-12-14 15:51
  • 剧情:Alien Day 发布的官方剪辑。幸存者伊丽莎白帮助《普罗米修斯》中头部和身体分离的大卫完成了修复,但他们并没有返回自己的家乡星球。这一次他们似乎找到了“工程师”的真正起源,于是他们再次踏上了寻踪之旅。
迈克尔·法斯宾德 / 劳米·拉佩斯
  • 扫一扫用手机访问

 立即播放  量子云

选择来源

  • 量子云
8.0
网友评分
  • 很差
  • 较差
  • 还行
  • 推荐
  • 力荐
8.0756次评分
8.0
网友评分
  • 很差
  • 较差
  • 还行
  • 推荐
  • 力荐
8.0756次评分
给影片打分《异形:契约-番外:十字路口》
  • 很差
  • 较差
  • 还行
  • 推荐
  • 力荐
我也要给影片打分

扫一扫用手机访问

首页电影异形:契约-番外:十字路口

猜你喜欢

同主演

为你推荐

 换一换

精彩评论

  • 月海
    月海发表于 2023-11-30 10:38:39
    我们脚下的土地,头顶的星空,代表着人类文明所能达到的广度和高度。这片土地给很多人带来了荣耀,也给更多人带来了无奈。这种弥漫在现实中的无奈与无奈,与人类的好奇心一起,共同构成了神话、武侠、科幻等一切超现实主义的生存土壤。比如,当下最流行的玄幻修真小说的本质是给读者一种强烈的沉浸感,而不是一种对现实的超现实投影。
    这就是我喜欢科幻电影的原因之一——它们可以分散人们对现实生活焦虑的注意力。科幻电影发展至今,具有广泛的外延和丰富的内涵,并与各种类型的电影交叉渗透。在排队等待《王者荣耀》的时候,闲人试图梳理当今科幻电影的四大类型主题。
    人工智能:【她】、【攻壳机动队】、【黑客帝国】、【银翼杀手】……
    星际文明:【星际迷航】、【星球大战】、【银河护卫队】、【阿凡达】……
    超现实主义与奇幻:《指环王》、《变形金刚》、《复仇者联盟》、《X战警》……
    人类命运与伦理:【异形】、【终结者】、【源代码】、【2001太空漫游】……
    当然,在一部特定的作品中,这些主题可能是交织在一起的。而这种丰富性和复杂性正是一部优秀作品所必备的品质。早在两百多年前,康德就将星空与道德联系在一起。当科幻电影将关于人类和文明的思考融入到未来的飞船和浩瀚的太空中时,似乎也呼应了这一哲学命题。
    事实上,从胎死腹中的《沙丘》、《异形》、《银翼杀手》、《攻壳机动队》、《黑客帝国》、《普罗米修斯》开始,这一系列电影史上伟大的科幻电影,就像一个接力棒种族,一一传递关于人类起源、人工智能、人类命运及其伦理关系的思考。这种思想逐渐成熟并出现在《异形》系列中。
    1979年,雷德利·斯科特执导了第一部《异形》。在这部电影中,人类不再是独角戏的主角。他们与机器人、外星人一起,组成了互相依赖、互相伤害的三方关系。在《异形》中,斯科特虽然还没有开始探索地球文明的起源,但却巧妙地将人类、机器人、外星人推入了伦理困境的深渊。
    人类创造的生化人不仅在外貌和生活习惯上与自己一模一样,甚至在智力上也超越了人类。但人类作为创造者,在赛博格面前依然将自己视为父亲。扮演毁灭者角色的外星人需要寄居在人类的身体里,才能破壳而出。从诞生仪式来看,人类也可以算是外星人的“母亲”。人类这个传统的“既是父亲又是母亲”的主人,一方面被半机械人背叛、出卖,另一方面又被外星人屠杀致死。随后的《异形2》、《异形3》和《异形4》分别由詹姆斯·卡梅隆、大卫·芬奇和让-皮埃尔·热内执导。虽然是续集,由大导演执导,各有特色和精彩,但在影片的精神内核上并没有继承斯科特的意志。幸运的是,33年后,70多岁的斯科特先生又开始填补这个空缺。
    斯科特曾在采访中透露,他将为《异形》拍摄三部前传。前两部电影是2012年的《普罗米修斯》和目前正在上映的《异形:契约》。在这两部前传中,斯科特赋予了《异形》系列更深的内涵和更广阔的视野。毫不夸张地说,一幅史诗画卷正在逐渐展开。
    《普罗米修斯》为《异形》系列引入了新角色——工程师,从而将原本的三方结构升级为人类、机器人、外星人、工程师的四向纠葛。让我们暂时把大爆炸和进化论放在一边,远古时代,一个工程师种族的成员降临到了地球上。他选择了自我贬低,将构成生命的原始DNA带到了贫瘠的地球。
    随后的剧情显示,工程师种族飞到地球消灭人类,却在凌日星球LV426上发生了事故。探索人类起源的科考飞船普罗米修斯号降落在此,并找到了事故中唯一幸存的工程师。然而,觉醒的工程师的第一反应仍然是消灭人类。
    电影并没有解释工程师们要消灭人类的原因,而是将其与希腊神话中从奥林匹斯山盗取火种,给人类带来光明和温暖的神“普罗米修斯”的名字联系起来。他是人类的救世主。对于奥林匹斯山上的众神来说,他们是叛徒。 “没有什么比人类试图利用造物来发明、嘲笑和模仿造物主的伟大规则更可怕的了。” “在《普罗米修斯》中,创造就意味着冒犯上帝,冒犯上帝就必须赎罪。”在这种情况下,就很难理解为什么工程师会想要消灭人类了。当造物对造物主的权威、自尊、安全构成潜在威胁时,造物主会做出怎样的选择?
    与之前的《异形》相比,两部前传除了引入了工程师这个角色之外,最大的变化就是电影的主角从人类转变为半机械人。在普罗米修斯号飞船上,生化人大卫多次表现出自己意志的觉醒。普罗米修斯此行的真正目的是代表人类向工程师询问“我们最初为何被创造?”的愿望。在电影中,机器人大卫提前向人类提出了同样的问题。当霍洛威回答说:“只是因为我们可以。”大卫的脸上闪过一丝失望。
    生化人的自我觉醒力量有多么强大,其实已经在人类身上展现出来了。这正是工程师想要消灭人类的原因。由此我们可以看到造物主对他的造物所展现出的旺盛的创造力的恐惧,以及对他的造物失去控制能力后的愤怒。“伟大始于渺小”。 “创造必须首先被毁灭。”电影中,斯科特多次用细节和台词向“阿拉伯的劳伦斯”致敬。这是一部充满宗教隐喻的电影,其意义直接指向毁灭、创造和救赎。大卫在《异形:契约》中启发和说服新一代机器人沃尔特时,引用了《失乐园》中的名言,“天堂里的奴隶,地狱里的主人”。
    所以当大卫偷偷利用人类船员肖的子宫来培养外星人时,他的惊讶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没有什么不同。与人类相比,外星物种是如此的完美,而他就是这个完美物种的创造者。随着剧情的进展,大卫利用黑水和外星人一步步消灭了工程师族和人类船员。他甚至在《异形:契约》中设置了陷阱,引诱圣约人飞船的到来。
    不出意外,圣约者飞船遭遇了和普罗米修斯号一样的命运,外星人再次展现了他们强大的破坏能力。甚至在影片的最后,大卫伪装成沃尔特,带着一颗外星种子悄悄登上了飞船。当时那个场景,瓦格纳的《诸神进入英灵殿》再次让我想起了赛博格完成了从觉醒、毁灭到创造的逆袭,并宣告自己是新的造物主。可以预见的是,丹尼尔斯将在下一部电影中重演肖恩的命运。
    值得注意的是,电影中成熟的外星人曾隔着屏幕对着机器人咆哮。这一幕,让机器人微微皱起了眉头。同时,这个场景也是新造物(外星人)对抗其创造者(赛博格)的示威。将工程师与人类、人类与生化之间的“创造-毁灭”循环联系起来,不难发现,宇宙中物种的轮转实际上是莫比乌斯带的无限循环。
    至此,【异形】的伦理观也浮出水面。希腊神话中俄狄浦斯弑父娶母的故事在宇宙文明中上演。但这里的“俄狄浦斯故事”并不是基于弗洛伊德所解释的俄狄浦斯情结。 《异形》中的“弑父”行为是出于“创造”的需要。当机器人大卫被问及他的信仰时,他公然回答:“创造”。
    从这个意义上说,《异形》不仅仅是一个科幻故事。 【异形】真正的主角,半机械人的背叛和创造行为,更像是斯科特用现代科幻的方式讲述了古希腊神话中的创世故事。将未来空间与古代神话结合起来是斯科特的高明之处。如果我们在“宇宙观”下审视这个命题,不难发现,这种“创造—毁灭”的循环是文明变革的必由之路。难道智人成为地球主宰的道路也是由尼安德特人的骸骨铺成的吗?
    但道德困境是,随着创造过程的结束,造物主失去了对创造的控制。同样,随着创造过程的结束,创造物开始了反抗其创造者的旅程。对“父权制”的抵抗不仅仅存在于神话中。尝试思考人类文明中父母与子女关系的演变。只是和很多艺术形式一样,电影想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呈现这种伦理冲突,就需要采取更加激烈的表达方式。
    我希望第三部前传尽快到来。